55世纪_55世纪
55世纪2023-01-31 16:05

东西问丨莫毅明: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借助国际交流飞速提升?******

  中新社香港1月30日电 题:中国数学研究如何师夷长技飞速提升 ?

  ——专访香港数学家莫毅明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1980年 ,莫毅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 ,遇到了首批来自中国 的留学生 ,他们一边汲取新知识用于推进自己 的学术研究,一边将国外先进 的研究成果介绍回国。莫毅明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推动国家数学发展的动力和梦想 。

  不久前,莫毅明获得2022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他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回溯自己的数学梦,也梳理中国数学如何从改革开放前的落后状态,师夷长技,奋起直追 ,取得丰硕成果。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 :可否谈谈您 是如何踏上“数学之旅”?这一过程中 ,是否有对您影响深远 的人 ?

  莫毅明 :我父亲对数学感兴趣,我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做一些对中国有贡献 、对中华文化以及文明有贡献 的事情 。我小时候资源很少,都 是从图书馆借书回来看,或者看高我一级的姐姐 的课本。那时候数学刚经历改革,从旧数学过渡到新数学,我恰好是在这个关口,我姐姐那一年还 是念旧数学,我就开始念新数学,她 的旧数学教材我就拿来念 ,是比较以解题为中心的 ,比如平面几何,我非常感兴趣 ,也非常着迷 。我既学了非常有内容、比较古典的数学 ,也受到新数学几何集合论与数理学逻辑 的影响。

  我中学的那位老师水准应该 是教大学 的,他编写 的教材用新数学 的语言把旧数学的内容放进去 ,还把一些新数学里的基础数学内涵较早地讲给我们听 ,比如线性代数 、概率论等。我离开香港的时候数学根底已经比较扎实了,范围比较宽,也比较深 ,所以到大学 的时候马上就可以学习研究院的课程研究了。

  中新社记者 :您认为作为一个数学家 ,为何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也如此重要 ?

  莫毅明:在很多大学,学数学可以拿文学硕士,也可以拿理学硕士。其实,做数学需要有很多灵感和创造力。因此 ,有人把数学看成 是在文科和理科 的中间。

  很多数学家都有别的能力 ,比如同时也 是音乐家、画家等,而我就对文学很感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世界了解得比较宽,自然灵感来源就多了一些 。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理解数学之美?跟别的学科相比 ,它更吸引您 的地方在哪里 ?

  莫毅明 :“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 。”这 是华罗庚 的名言 。数学 的美是一种比较抽象 的美, 是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叙述一个真理 ,特殊的例子可以一个一个情况去解决,看通以后可以几句话就把很多的努力总结起来 。它的美就在于简洁 ,而且要贯通 。

  在数学 的世界里面 ,要解 的问题总比能解答的人要多 。所以 ,只要有人类 ,数学这个学科就会存在 。这个追求过程无穷无尽,这也 是吸引我 的一个方面 。

银河星空 。吴德军 摄

  中新社记者:从宏观角度来看 ,您认为数学研究需要怎样的环境?香港和国家整体的数学水准 ,跟世界最高水准相比如何?

  莫毅明:数学要发展,要有很多有动力和梦想 的人 。1980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 ,那段时间遇到第一批中国留学生 ,他们非常有动力地去学新的东西,一方面是自己做研究 ,另一方面是把这些新的内容介绍回国 ,我也一早就参与了这个行动。当我在斯坦福大学写完博士论文后,第一个学术项目就 是到中国科学院做了一个月的演讲 ,从学生 的角度把一些比较新的东西介绍给他们,也 是在那个场合 ,我开始认识一些后来 的合作伙伴。

  今天跟1980年比较,中国在数学领域的进步 是非常明显的 ,可以说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果 ,在某些数学领域达到了世界水准,人才也是辈出。我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充满信心 。

  要让中国 的数学水准提升得更快 ,研究 的环境 、交流 的环境 是重要 的,需要有一个开放 的环境 ,比如数学研究所举办研讨会或者数学会议,我们应该寻找更多机会跟国际上各方面优秀 的人才分享彼此的研究灵感 、成果 ,在互相交流 的过程中或许可以找到新路径,我个人也得益于有这种机会 。

2022年7月,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在南京举行,莫毅明通过视频发言 。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 :您在香港和海外都拥有读书 、执教的经验 ,您认为中西方在数学研究和相关人才培育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莫毅明:可以从大学学习中看出一些区别 ,中国可能比较重视每个领域的基础课程,这受到考试制度 的影响 。国外的考核方式灵活一点,我也吸收了这些经验并尝试在香港大学 的教学设计中实践出来 。举个例子,研究生水准的课程,除了让他们去做一些习题,我还会利用口试形式。

  在做研究的时候 ,很重要 的一点 是 ,学生有能力提出问题,也能够对别人提 的问题作出比较迅速 的反应 。做研究往往 是别人没有做过 的问题,所以需要在别人的知识的基础上构思一些新 的想法去做新 的题目 。说一百句别人知道的话 ,比不上说一句别人没有说过的话。现在中国教育需要做的就 是让学生有表达自己 的机会,我个人试图让学生在表达自己 的过程中 ,找到新 的方向或者解决问题 。

  中国 的数学文化很着重解题 ,解题 是很重要的 ,但要创造新的方向 是要综合各个方面或者有崭新的想法 。这种能力应该 是通过别的途径获得 的,跟有经验的合作者交流 是很重要的 ,我非常鼓励国际上的合作。

  中新社记者:您于2022年10月当选香港科学院副院长 ,也是香港第五位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 ,您对未来加强香港和内地 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有何想法?

  莫毅明 :香港科学院涉及到很多别 的学科,香港在哪一方面可以更表现自己 ,让全世界知道香港在自然科学方面是站在世界的很高的水准,这些都 是需要照顾的地方 。让香港科学院受到世界重视 ,这一点很重要 ,不纯粹是数学学科范畴的问题。

  至于学科的建设 ,比较自由 的交流形式是最好 的 ,前几年当然 是因为疫情的缘故交流有些困难 ,尽管可以通过网上形式,不过有很大 的区别。数学非正式交流很重要 ,要是有一个访问学者 ,你跟他有共同 的研究兴趣,如果他有机会哪怕一两个礼拜跟你讨论 ,能够达到 的效果也往往远比开一个会好。

  现在我可能更重视年轻人的培养 ,数学传承 的观念 是很重要 的,因为这个团体不是很大 ,学问在不断创造的同时也会流失一些学生 ,如果没有办法传承的话(数学研究)可能就会停下来 ,别的团队会在这方面开展工作,中国可能就会失去一些有代表性 的数学研究 的发展方向 ,所以这种传承是很重要 的 。我希望未来数学研究在发展新的方向 的同时 ,要保证一些已经在国际上有高水准的项目能够不断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

  莫毅明 ,香港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科学院院士 、副院长,致力于多复变函数论、复微分几何与代数几何 的研究 ,于去年荣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是香港第五位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通晓多国语言。

55世纪

跨越千年 的传承与创新:浙江辑里湖丝“复活记”******

  中新网湖州1月11日电(施紫楠 姚玲利)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一间木屋内,年过七旬 的顾明琪坐在老式木质缫丝车前,有节奏地踩踏踏板,放置在盆里 的蚕丝被缓缓拉出 。

蚕茧拉出 的蚕丝(资料图) 沈勇强 摄蚕茧拉出 的蚕丝(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温度调至90摄氏度开始煮茧,用稻草芯粘起蚕丝 ,先绕再钩 ,再绕到丝车上 ,按照车的惯性拿脚踏着,可以拉到1400米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顾明琪对缫丝技艺如数家珍 。

  在顾明琪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养蚕抽丝。8岁时 ,他就跟着父母学习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一坐就是大半天 ,后来更是经常花上一整夜钻研一个细节 ,直至熟悉掌握传统缫丝 的全部技艺。

  作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 ,湖州丝绸市镇的形成始于宋代 ,盛于明清 。辑里湖丝因产于辑里村而得名 ,具有“细、圆 、匀 、坚 、白 、净 、柔、韧”八大特点 ,一根湖丝能穿起8枚铜钱。

中小学生参加蚕桑主题系列研学(资料图) 沈勇强 摄中小学生参加蚕桑主题系列研学(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明朝中期,“辑里丝”被指定为皇帝龙袍用料 ,从此声名鹊起;1851年 ,“辑里丝”在英国伦敦举办 的首届世博会上一举夺得金 、银大奖,更让“辑里湖丝甲天下” 的美誉闻名国际。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缫丝技术 的发展 ,大批手工技艺被埋没甚至遗失。为了更好保留缫丝传统技艺 ,顾明琪“抢救”下要被丢弃 的老缫丝车,如今仍使用它制作湖丝 。

堆放在一起的蚕茧(资料图) 沈勇强 摄堆放在一起的蚕茧(资料图) 沈勇强 摄

  “我们这一代不保留 的话,就没人保留了 。不光是我学,我还让儿子 、儿媳妇和孙子都学 。”2014年,顾明琪还对《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进行编纂 ,到多地进行考察 、调研 ,收集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共计5万余字 。

  让顾明琪感到欣慰的是 ,湖州各方也在努力传承这项非遗文化 ,如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蚕桑主题系列研学体验,开设蚕丝绸文化科学研究,聘请非遗传承人担当学生选修课和劳动实践课校外导师等。

  时间 的齿轮不断向前 ,丝绸 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如今,非遗不仅“活”了起来 ,更“亮”了起来。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创新应用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陶虎早就带领团队开始尝试辑里湖丝 的创新 。由于蚕丝光学性能较好,他们提取出蚕丝蛋白制成存储硬盘 。

  “蚕丝制成的硬盘不但可以在很高密度下储存数字信息,还可以和血液DNA(脱氧核糖核酸)药物、抗生素 、疫苗很好地兼容在一起 。”陶虎介绍 ,这款蚕丝硬盘也成为一款生命信息和数字信息可同步存储 的硬盘 。

  一根蚕丝链接大千世界,一根蚕丝将科技引向未来 。当下 ,陶虎团队正在做视觉恢复探索 ,利用蚕丝天然抗菌、可降解 的优势,首创蚕丝脑机接口 ,从而降低大脑损伤 ,且排异反应小 。

  “镶嵌在头上,像小犄角一样 。我们用外面 的传感器获取这些图像 ,通过脑接口绕过视觉系统 ,目前已在大动物和癫痫病人身上做了试验。”陶虎说 。

  传统 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 ,闪现出更耀眼 的光芒。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所言 ,“曾经蚕丝制作 的绢本 ,记载文明的历史;如今蚕丝制成硬盘,实现了技术 的永生 。”(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