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世纪_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06-16

东西问|曾明 :为何在人生“至难”,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编者按 :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再度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激励奋进,引发热议。此古语出自苏轼名篇《思治论》 ,中新社“东西问”特专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解读为何在人生“至难” ,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中新社成都1月6日电题 :为何在人生“至难” ,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专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彼独何术也?”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年仅26岁的苏轼在《思治论》中提出疑问 。苏轼用自己起伏波折的一生给出答案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 ,他写下“天下第三行书”与千古雄文《赤壁》二赋 ;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依旧乐观旷达 ,留下华章无数。

  在人生低谷,苏轼如何从“至难”转向“至远”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用什么样 的精神面对“至难”?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曾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苏轼为什么在《思治论》提出“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 ?”

  曾明 :苏轼一生,元丰二年(1079年)遭遇“乌台诗案”之前为前期,元丰四年(1081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之后为后期 ,中间两年可谓大彻大悟期 。他 的一生 ,大起大落 ,大喜大悲,前期“桃李春风” ,后期“江湖夜雨” 。

  《思治论》为苏轼26岁时所作 ,恰好 是他“桃李春风”之时。当时苏轼出任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已两年 ,他洞察民间疾苦 、了解地方行情 。在文中对当时朝政“三患” ,即“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之弊 ,提出了要“课百官,安万民 ,厚财货,训兵旅”。

  在《思治论》中 ,苏轼还提出了“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 ,彼独何术也”一问。可见 ,“至难”和“至远”,在苏轼心中 是辨证认识的 。即世间万事万物 ,都可以由难转易 ,由小变大 ,由弱变强。幼树会成林,溪流终入海 。他坚信只要定下心思去做,就肯定能达到目标。

四川眉山三苏祠内 的苏东坡 的雕像。张忠苹 摄

  中新社记者:苏轼提出的哪些主张 ,对今日中国式现代化仍有参考之处?

  曾明 :《思治论》全文虽只有2000余字 ,却清晰表明了苏轼早期的一些理念 。他在文中表示,执政重民生,以人民为本;安定靠制度,讲规则规矩 ;太平须“活法” ,应改革创新。

  此外 ,《思治论》还提出“发之以勇 ,守之以专 ,达之以强”,其意为在目的明晰 、规划周详 的情况下 ,政策就应得到坚定不移 的执行 ,只有这样,事业才能获得成功 。

  苏轼一生据“活”而变 ,从中看到了人世间的善。他明白“功业见于变” ,认为“执一而不知变,鲜不厌者”,做到了“一”与“多” ,“恒”与“变” 的统一 。苏轼主张渐变,而不 是“突变” 。苏轼“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的“通变”思想 ,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位于四川眉山 的三苏祠 。王磊 摄

  在文化方面,苏轼因“活”而新 ,从中发现了万物 的美 。他深知“新”乃自成一家之根本,这在诸多诗文中有言。《书吴道子画后》论作画,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评草书》讲书法,说“自出新意 ,不践古人”。

  苏轼通过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文为赋、以赋为文 、以诗为文等做法 ,使新体更加成熟,旧体别开生面 。比如《雪堂记》等均缀以骚体 ,《观妙堂记》等以对话行文,呈现赋体文的特点,前 、后《赤壁赋》等,打破成法以赋为论;《庄子祠堂记》等借“记”作“论” ,使文章获得更加不朽 的生命力。

  不拘法度 ,不断创新,苏轼对“活法” 的创造实践,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而言 ,依然具有启示。我们要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 的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世界亲近中华文化 ,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 、读懂中华民族 。

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内欣赏苏轼名作《潇湘竹石图》长卷 。侯宇 摄

  中新社记者:苏轼有哪些华章,成于“犯其至难” ?为什么艰难困顿之时,反而成就他艺术 的辉煌 ?历史长河中 ,中华民族用什么样的精神面对“至难”?

  曾明 :苏轼不仅将“活法”贯通于诗文词赋 、琴棋书画 ,甚至待人接客之中 ,还实践在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逍遥之中。自然中的“烟雨” ,生活中的“烟雨”,仕途中 的“烟雨” ,在苏轼看来,都 是由“至难”向“至远”转换的必由之路。

  不管“大江东去”,还 是“明月几时有”,惬意欢喜 、磨难坎坷,苏轼始终保持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他在“至难”中依然能够保持从容洒脱 、怡然自得的快意人生。年过六旬 的苏轼被贬蛮荒之地儋州,他不绝望不怨恨 ,而 是登高望远 ,享受绝美海景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屡遭打击,沧桑羁旅 ,却仍有“人生如梦” 的哲思,有“江海度余生”的豁达 ,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遐想。苏轼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 的文化人格,包含了人性 的丰富性和发展 的可能性,展现了最为健全 、圆融 ,可信 、可爱、可敬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几乎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古代文人士大夫 的所有期许。

观众在参观“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杜洋 摄

  从“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到“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到“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再到“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同样反映出,事不避难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 的精神密码 。

  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历了太多风雨坎坷 。面对任何“至难” ,我们始终迎难而上,这与中华民族昂扬 的精神境界 、宽容 的理想格局密切相关。事不避难难变易,胸无“至远”易变难。新年新气象 ,中华民族人人都心怀“至远” 的目标 ,就没有克服不了 的“至难”。(完)

  受访者简介:

  曾明,西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0月至2019年4月任西南民族大学第九任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文学、文论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诗学‘活法’说考索”等4项,出版专著6部 ;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编、转摘、全文转载。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

  • 五五世纪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崔玉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本质要求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 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是我们党始终不渝 的奋斗目标 。

      民生事业夯实执政之基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我们党从成立时起 ,就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早在1922年 ,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设立工厂保险 、保护失业工人等改良工人待遇 的主张。瑞金时期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设专章规定了社会保险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要求,于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把衣 、食 、住 、用 、行五个字安排好 ,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强调恢复社会生产以保障最基本 的民生需求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 的基础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始终维护好、实现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同志强调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 的政治领导 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的改善上。”特别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民之所忧 ,我必念之;民之所盼 ,我必行之”,“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让人民生活幸福 是“国之大者”。党 的根基在人民 、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只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才能守住人民 的心,筑牢党长期执政 的坚实根基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党采取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把就业、教育 、医疗 、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 、生态环境 、社会治安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 ,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 是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的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 的奇迹,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二 是不断健全完善就业 、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就业结构持续优化,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不断健全 。三 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 ,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四是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城乡 、地区、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经过持续奋斗,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 的教育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 、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更多改革成果可及性增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更有保障 、更可持续 。

      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未来五年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一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断夯实增进民生福祉 的物质基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扩大内需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 的基础性作用 ;构建优质高效 的服务业新体系,统筹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质量民生保障 。第二,完善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构建初次分配 、再分配 、三次分配相协调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第三,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使人人都有出彩 的机会。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发展素质教育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办好人民满意 的教育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帮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 ,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第四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基本养老 、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特别 是不断完善面向老年人、妇女儿童 、残障人士等群体 的社会福利制度 ,推动慈善事业 、社会救助不断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全民 、统筹城乡 、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