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 - (中国)企业百科
55世纪2023-01-31 16:05

55世纪

小小绣针 绘就彝乡致富增收 的“锦绣图”******

  本报记者王长山、林碧锋、王安浩维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 、带着娃 、绣着花、养着家 ,用手中的一针一线,绣你心中的诗和远方……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家女子世代传承着指尖上 的艺术——彝绣,把精美 的马缨花 、山茶花、羊角纹等元素绣在服饰上,让美丽在生活中绽放 。近年来 ,当地做足“指尖文章” ,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 、绣片变名片”三大转变,成为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渠道 。5.7万名绣娘 、530多户彝绣经营户 、2亿多元产值……广大群众用一针一线绣出幸福图景 。

  亮艺术

  鲜花绽放,歌声嘹亮。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村民李如秀和姑娘们身着彝族传统服饰 ,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 的客人。这个660多人 的彝族小村庄户户搞刺绣,衣服上的美丽图案源自指尖……60多岁的李如秀提起彝绣就打开话匣子。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凝聚了彝族的历史文化 ,主要以黑、青等色为底,配以黄、红 、绿等色,具有技法粗狂、色彩浓烈 的特点,是彝族民间艺术中 的一颗璀璨明珠。当地人说,彝族姑娘“会拿针就会绣花” ,刺绣是她们相伴一生的技艺。

  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村民们换上新衣 ,来到中心广场 ,参加盛大的“赛装”。这一习俗传承1300多年 ,被誉为古老的“乡村T台秀”。“日月星辰、花鸟虫鱼等常会出现在刺绣作品中 ,并穿在身上。”李如秀说 ,我们都会彝绣 ,每人都拥有好几套美丽 的衣服。

  小时候 ,父母背着她去赛装,母亲刺绣时在一旁看 ,8岁学会刺绣,12岁绣衣服穿……和其他村民一样,彝绣已成为李如秀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熟练掌握8种绣法 的她参加过50多次赛装节。

  2004年,李如秀当选永仁县刺绣协会会长,忙着传承保护 、宣传推介、培养挖掘人才。2020年以来 ,许多村民跟着李如秀学刺绣,她 的女儿余坤瑶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开了彝绣工作室 ,其作品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深受年轻人青睐。

  为推动赛装节发展,帮助村民发展产业 ,当地政府采取培养绣娘 、举办走秀活动、在京沪等大城市推广彝族服饰等措施,全县1.2万余人参与刺绣 。2017年,永仁县城彝绣一条街对外开放 ,展销彝族刺绣 ,进行赛装节表演。

  如今,彝乡儿女的作品从偏远山沟走上了国际舞台。带有彝绣元素 的服装曾精彩亮相纽约时装周秀场 。李如秀2022年从县文化馆退休,但她觉得传承彝绣工作不能停 。

  “李如秀 是彝绣产业中 的代表人物,全州有绣娘5.7万人 ,许多绣娘靠彝绣增收。”楚雄州委常委 、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说 ,全州有国家级彝绣传承人1人,省级彝绣传承人5人,州级彝绣传承人31人,获得彝绣专业技术职称434人,其中高级技师105人。

  未来 ,楚雄州计划在楚雄师范学院等学校设立彝绣专业 ,培养复合型彝绣人才 。李汶娟说 ,推进刺绣技术职称评定,成立彝绣专家工作站,打造彝绣专家智库 ,力争到2025年培养引进5个以上国家级工艺大师 ,让指尖上的艺术发扬光大。

  推创新

  手艺传递美好;制作“摸得到温度” 的民艺创意产品 ;跨界、创新……这是大姚县彝绣人樊志勇秉持 的理念:传统技艺要传承,更要适应时代而创新发展 。

  樊志勇自小在“人人都会刺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她喜欢绘画和手工,大学学习产品设计 ,2007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成立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 ,注册品牌“纳苏” ,以“公司+基地(协会)+绣女(会员)”模式直接带动126名绣娘 、辐射带动300多名绣娘参与彝绣 。2019年,樊志勇和大家携手完成长70米、高1.5米的“神州锦绣”彝绣长卷。

  这些年来,樊志勇致力于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 的传习创新运用 。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找樊志勇制作融入彝绣元素的商务礼品,“时尚”“跨界”成为她作品 的新标签:绣有彝族纹样 的笔记本 ,文化味十足 ;普通的T恤绣上网络流行语,包装盒是纸质档案盒,深受年轻人喜欢……截至2021年底 ,公司完成彝绣纹样的收集整理560例 ,深度开发50例 。

  几年前 ,她发起“幸福指尖计划” :组织设计师 ,在既往数据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做产品研发,从线上线下平台预售 ,再用订单培训绣娘 ,帮助她们获得收益,并且免费复训 。

  公司组织刺绣、电商、营销培训累计覆盖近万人 ,从业者月收入从培训前 的八九百元升至3000元左右。最近 ,公司参加一项创业大赛获得全省第一名。樊志勇说 ,希望以此让非遗传承,帮助绣娘手艺变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彝绣文化复兴。

  据介绍,彝绣产业文化支撑力不断增强 。楚雄彝族服饰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 ,全州完成1056个绣娘数据库建设 。李汶娟说 ,加强绣娘培训和订单争取 ,把千家万户 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 的大市场连接起来 ,为增加农村绣娘收入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 、养着家……手艺传递美好。”樊志勇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 。

  增收入

  “这套彝族盛装服饰 ,绣满马缨花,很漂亮 。”回忆起多年前自己被打动的情景 ,张丽琼眼里依然放着光 。2004年 ,州博物馆讲解员张丽琼被庆典上 的彝绣服装震撼。此后,受从事彝族文化研究工作 的丈夫影响,慢慢熟悉彝绣 ,在楚雄成立彝彩服饰工作室 ,开始彝绣之旅 。

  张丽琼工作室“技艺高超”,州内各县市客户都来订服装 ,年产值40多万元 。她也通过拜师学艺 ,提升自身刺绣技艺,学会多类裁剪工艺。2014年,她辞职开彝绣公司 。目前 ,彝绣产品达8个系列150多种。

  现在 ,她把更多时间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产品传承和开发,抢救保护彝族服饰与收藏彝绣经典、研发彝族文化主题文创产品等工作。作品《彝家欢歌》展现了身着彝族服饰 的群众踏歌起舞,反映欣欣向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的景象;清朝土司彝族百褶裙十分精致 ,绣法是把一根丝线分成32份 ,比头发丝还细……在彝彩服饰工作室里,她收藏的刺绣精品丰富多彩 ,观者连声赞叹。

  永仁县莲池乡村民李济雁5岁开始学刺绣,2020年成立永仁巧娘刺绣有限公司 ,有50多名绣娘 ,采用订单式生产 ,2022年产值80多万元 ,每位绣娘年收入超2万元;李晓丽经营着永仁华锦彝绣有限公司,她说 ,订单来自上海等地 ,产值150多万元……现在 ,越来越多群众投身彝绣产业。

  楚雄州彝族刺绣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全州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6个 ,彝绣经营户538户 ,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12户 。“已投入省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0.2亿元增至2021年 的2亿多元 。”李汶娟说,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 ,秀场变市场 ,绣片变名片,从“指尖艺术”转化为“指尖经济”。

  闯市场

  紧盯架子上 的绣布 ,双手灵巧地走针……在南华县七彩彝绣文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 ,村民李国秀正专注刺绣。“小时候就会,平针 、打籽针、乱针等针法都很熟练 ,来公司后 ,又学了很多 。”已是车间主任 的她带着70多名绣娘,赶制将销到沿海地区的绣品 。

  “刺绣改变了我的生活 。”李国秀说 ,每个月靠它收入6000多元,还能照顾家 ,绣品被很远地方 的人喜爱 ,很自豪。

  被彝绣改变的还有公司董事长丁兰英:来自红土坡镇 ,受母亲影响学会彝绣,后在村子里开刺绣店,经营欠佳;便决定出村学习服装设计和加工,2006年她返乡重操旧业,2014年创办刺绣加工厂 ,2021年3月成立公司 ,旗下1个加工厂、8个扶贫车间 ,200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 。

  更大的变化是产品远销福建等地,订单规模不断变大 。如今 ,丁兰英已 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掌握70多种彝绣针法。2020年,公司实现多元化产品开发,研发手提包 、笔记本 、披肩等300多个种类的1000多个产品,销往国内外 ,年生产性收入1500多万元。

  十多年前 ,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确立定点帮扶结对关系 。南华县民族刺绣产业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班组长曲栩说 ,学校自2017年开始帮扶南华彝绣产业,从产品设计 、品牌营销 、绣娘培训等方面倾力,挖掘产业潜力 。

  东南大学联系引入公益基金12万元专项助力彝绣文化传承;累计投入彝绣技能培训资金82.5万元 ,累计培训绣娘千余人次 ;选派学校艺术学院师生为南华设计200多个彝绣产品,帮助建设南华彝绣文化网站 、产品售卖网店,提升品牌形象。学校还投入250万元 ,援建南华彝绣馆 ,实施南华彝绣特色乡村营造项目。“东南大学师生帮设计 的28种新产品 ,特别受欢迎。”丁兰英说,产品的色彩、图案都很时尚 。现在 ,她的女儿陈海燕也成为县级彝绣非遗传承人,负责公司产品创新,设计 的产品时尚、简洁。

  小小绣花针挑起大产业 。楚雄州打造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链,专门组团到福建开展彝绣招商合作,“山海”牵手,助力彝绣企业“走出去” 。打造产业孵化 的“彝绣园” 、公共品牌标识“彝绣识”和产业“彝绣标”,以及楚雄绣娘和纹样两个“彝绣库”;推出优惠贷款“彝绣贷”和旨在降低物流成本 的“彝绣邮”,以及保证消费者买到纯手工制作 的彝绣精品 的“彝绣保”……李汶娟说 ,塑品牌,拓影响,做大沿海地区订单 ,拓展海外市场,靠双手绣出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东西问·解码兔年丨高巍:庙会何以成为多元文明融会 的民间嘉年华 ?******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 :庙会何以成为多元文明融会的民间嘉年华 ?

  ——专访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

  中新社记者 杜燕

  在中国,庙会最早可追溯到远古 ,盛行于东汉后。历经千年演变,如今既保留传统习俗 ,又融入现代元素 ,不仅吸引着海外华人参与其中 ,更逐步走出“中国城” ,成为各族裔互动、多元文明融会的民间嘉年华 ,展现世界各地民众对美好生活 的希冀。

  为什么千百年来庙会备受青睐?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 的城市举办中国春节庙会 ?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阐释庙会千百年嬗变 ,讲述春节庙会何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纽带,成为独具特色 的文化符号。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庙会在中国起源于何时?有何意义 ?

  高巍:庙会是社会发展 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风俗,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 ,并随社会发展体现时代色彩 。

  在中国 ,庙会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且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 。“庙”字 ,繁体为“廟” ,“广”下一个“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 ,“廟,尊先祖皃也。从广,朝声 。”即“庙”本意 是供祀祖先 的场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时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以祈求庇佑和保护 。祭祀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举行仪式 、进献供品 、演奏音乐等 。这可以看作 是民间庙会 的雏形 。

  到东汉时期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道教也逐渐形成 ,佛 、道两教以庙观为场地举办多种活动 。随时间推移,一些活动走出庙观,巡行队伍中有避邪的狮子、宝盖幡幢、百戏杂耍等活动 ,热闹非凡。小商小贩们看到庙观的烧香拜佛者多,在庙观外摆起各式小摊。在庙观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这种民间活动被称为“庙会” ,又称“庙市” 。

2022年 ,民众在河南淮阳太昊陵二月二庙会祈福。牛书培 摄

  商业气息随群众性 、娱乐性的增加而增强,是在唐宋时期 。唐宋以后,在中国农历新年 、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等节日举行的庙会,延续下来并迅速蔓延 。

  庙会上,官员、客商 、民众、僧侣各色人等 ,熙熙攘攘 。“开庙之日,百货云集 ,凡珠玉 、绫罗 、衣服、饮食 、古玩 、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 ,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 。”这是清代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 的庙会盛况。

  庙会因商贸、世俗文化等的融入 ,从祭祀活动 、朝山进香等民间信仰活动演化成集信仰、商贸 、娱乐、旅游 、休闲、探亲、会友于一体 的民间盛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 的一部分 ,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7年春节 ,北京地坛庙会的“皇帝”祭地表演吸引民众观看。富田 摄

  中新社记者 :为何千百年来国人热衷逛庙会?

  高巍 :文化是精神价值的体现。中国幅员辽阔,民间信仰种类繁多 ,加上“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的特点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源远流长 。

  庙会是历史 、传统 、文化 的缩影。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33个庙会以“民俗类”项目入选 ,如北京厂甸庙会、山西晋祠庙会、上海龙华庙会等。

  颇具特色的市井叫卖,热销的古董字画、精彩 的花会表演,还有摔跤比赛 、双簧表演、京剧清唱……北京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经由祭祀而庙市 ,转而书市 ,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以其“雅俗相济、商娱相融”的独特魅力享誉京城 ,成为展示京味民间文化和宣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

2018年春节 ,北京厂甸庙会 的传统摔跤表演 。贾天勇 摄

  晋祠庙会古称“赛神会” ,源于西周时期祭祀叔虞之母邑姜诞辰 的仪式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历时五天,晋祠水镜台演戏酬神 ,附近百姓上香祈福 。庙会期间 ,还有社火表演等 ,展现山西太原当地古老的乡风民俗 。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著名庙会之一,可追溯到唐代 ,近代曾吸引印度诗人泰戈尔到此一游 。龙华庙会具有都市性、商贸性和娱乐性 的特征,除祭祀神佛外 ,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传说故事,并形成了丰富 的庙会民俗事项。

2015年4月 ,上海龙华庙会。周东潮 摄

  庙会不断发展变化,满足当时社会条件下民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折射出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 ,反映时代 的变迁 。因此 ,从古至今,庙会流行于中国各地,各具特色 ,备受民众喜爱 。尤其春节 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给人们带来无限喜庆 ,过年期间逛庙会更成为各地民众欢庆新年 的重要形式。

  中新社记者:庙会如何体现民俗风情和时代特色?庙会传承着怎样的“文化基因” ?

  高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庙会,扎根地方社会的文化基础中 ,反映当地的民俗风情 。

  以北京地区为例 ,老北京庙会起源于辽代 ,发展于元末明初,兴盛于明清两代。昔日北京城庙宇多,庙会也名目繁多,按内容可分为宗教类 、祭祀类 、商贸类、文娱类 、观光类 ;按开办时间和性质分,每月逢一、二 、九 、十是隆福寺,主要售百货、小吃、花鸟鱼 ;逢三是土地庙,主要售土产 、百货等。

2003年元宵节,北京市民在隆福寺大街猜灯谜。史利 摄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 ,庙会继续举行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庙会一度退出民众日常生活,到1984年举办龙潭庙会 、1985年举办地坛庙会,北京庙会开始复苏。

1996年2月 ,北京龙潭庙会上,“鼠”轿夫抬着娶亲的轿子鼓乐齐鸣 ,引得逛庙会 的中外游客争着上轿当回“鼠新娘”。王瑶 摄

  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多样性带来文化多样性。北京 的庙会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有传统庙会 ,也有时尚庙会 ;有京味儿庙会,也有洋味儿庙会 ;有大型庙会,也有社区 的微型庙会 。近年来,商家庙会方兴未艾 ,博物馆庙会 、科技馆庙会蔚然成风 。

2018年2月,小丑在北京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表演 。任海霞 摄

  联通古今、融汇东西,庙会以其深厚的历史沉积、浓郁 的传统风韵,不断融入新元素而繁衍传承,更 是让其他传统技艺得以传播和传承 的载体 。

  庙会是一种典型 的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好像看不见 、摸不着,但整体、综合 、真实、生态、生活地展示一种文化传统或模式。庙会就 是以社会大规模群体活动的模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大型集体活动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年度社交礼仪。这是一种仪式感 ,不是个人在家可以完成的 ,也不 是去突出某个人或某种利益,而 是需要民众走出家门 、走进活动,处于异于平日 的节日环境中 ,满足情感诉求 、体味文化享受 ,就像人们在春节期间逛庙会获得“年味儿”体验 。

2023年1月13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举办小年庙会。现场有舞狮、剪纸 、糖画 、糖葫芦 、兔爷彩绘、写福字 、套圈 、投壶等民间技艺和非遗体验活动 。北京市西城区供图

  中新社记者 :庙会为什么能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 的文化纽带?

  高巍 :从古至今,中国的各种庙会吸引无数民众 。在港澳台地区 ,信众广泛 的传统庙会与祖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在海外华人居住区 ,从祖国带去 的庙会欢愉热闹 ,以特殊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 的文化血脉 。

2014年3月 ,香港第十届大角咀庙会热闹开幕 ,举办大型巡游汇演。洪少葵 摄

  中国庙会是活着 的民俗 ,很多学者将其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与西方狂欢节 、万圣节等相比,这些节日均源自宗教且在历史发展中扩展内涵 ,加入本地文化特点,内容丰富多元 ,是各地民俗文化 的缩影与延伸 ;不同 的是,中国庙会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许多地方 的庙会是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日期,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举办。因此,中国庙会往往与农历“二十四节气”相呼应,强调自然与人 的和谐共生 。

  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重要节日 ,春节在中华儿女心中 是最重大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仁爱、和谐 、勤劳等民族精神,传达着个体的美好冀望 ,展现出人的本质,即相互关爱、相互支撑、相互帮助。

  近年来 ,海外“春节热”逐年升温 ,很多国家陆续将中国春节确定为当地 的公共假日。在欢庆春节 的活动中 ,举办庙会成为许多城市的不二之选 ,舞龙舞狮 、游行等表演为主,集市为辅,更让节日传递 的文化精神得以升华。

2008年2月 ,美国洛杉矶中国寺院西来寺举办传统庙会,华人华侨欢度新春。贾国荣 摄

  在节日的欢乐祥和气氛中 ,中国庙会 的内容和形式未来仍会不断丰富、变化,成为各地民众乐于感受的“文化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 的美好 ,感受中华传统民俗虽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完)

  受访者简介 :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民俗研究 。著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民俗文化史》《四合院》(本书荣获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幡鼓齐动十三档》等多部著作 。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