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世纪|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12-02

刘跃进 的谦和与《从师记》的严苛——写在“《从师记》暨新时代学者散文研讨会”前******

  顾友泽

  刘跃进先生 的新作《从师记》出版 ,拜读之后,收获颇丰 。《从师记》是一部散文集,主要记载先生的求学经历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事。虽然是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线索,然而内容却异常厚重,这 是因为作者早年生活的“那个时代,激情澎湃 ,如同我 的名字,一直在‘跃进’中” ,在介绍自己 的求学经历时 ,不可避免地反映那个波谲云诡亦且波澜壮阔 的时代。而且 ,作者转益多师 ,其所师从或交往者大多为学界名流,本身就有很多为人关注的事迹 。如此种种 ,决定了该书的内容必然不同凡响 ,精彩纷呈而浑厚淳雅。

  虽然作者并不刻意抒情,甚至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地节制 ,但这部《从师记》还是给读者带来了很多 的感动与感慨,比如作者因母亲 的提醒而失去了也许会产生美好爱情 的机会而心情复杂就令人唏嘘,作者对自己早年学业先天不足而导致不得不放弃作家梦想 的描述同样引起很多同龄人 的共鸣 ,至于其在艰难环境中备战高考时表现出 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更是令人感动。然而 ,最令我感动的是作者对学术尊严 的维护与学者交往之间的温情。

  作者对学术与学者的尊严非常看重 。他在《斯人已逝,德音未远》中谈到自己作为大三 的学生看到傅璇琮先生的《唐代诗人丛考》时的感受:“我并不能完全读懂 ,但可以读出学术的厚重与学者的尊严,那 是我向往的境界。”而作者自己到扬州大学讲学后 ,也同样得到了这样 的赞誉,王小盾先生在给作者 的信中写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的深厚博大 ,其尊严及其生机,都由你谦和地表达出来。” (《求其友声三十年》)

  正 是出于对学术尊严 的维护,面对良莠不齐 的学术界 ,作者忍不住对当前学术弊端提出严苛批评,其在《裴斐先生 的傲骨与逸情》中指出当前学界存在消解经典 ,或者躲避经典,同时 :

  在方法上,因循守旧,为论文而论文 ,为学位而学位,缺乏学术个性 ,更缺乏活的灵魂。在态度上 ,仰慕洋人,唯洋人马首是瞻,洋腔洋调 。在结果上,书是越来越多 ,垃圾也越来越多。

  又在《从师记》中说  :

  现在有些专著,往往连概论都不如,只是依据既有的知识 ,预想一个题目,然后利用现代手段收集相关资料,拼凑成书。这样 的成果 ,或许能给作者带来一定好处 ,对学术界来讲 ,几乎没有借鉴意义。

  作者平时与人交往温文尔雅,几乎未曾见其动怒 ,但是对学术界的不良风气 ,却还 是直言其弊,体现出维护学术尊严 的高度责任感。

  那么,如何维护学术 的尊严呢 ?作者通过介绍自己所崇敬的师长,具体而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

  首先,维护学术尊严就要尊重学术本身。作者认为,学术本身 是厚重 的、博大 的,无论 是谁都无法全部把握 ,因而面对学术,始终要保持着谦卑之心。其在《好诗不过近人情》中谈到自己在杭州大学学习 的体验:

  这些课程 ,内容浩繁 ,一时难以消化,但 是它却向我打开了一扇窗 ,可以真正感受到世间学问的博大浩繁。

  在《从师记》中又写道 :“大千世界,图书无限。一个人终其一生 ,也读不了多少书 。”一个人取得的成就 ,面对既广且深的学术殿堂 ,何其渺小。故作者引用罗宗强先生 的话说 :“现在很多教授还不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 ,以为自己写了几本书就是专家 。”学术研究如果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故步自封,结果必然是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作者又引用姜亮夫先生 的话:“登高望远,你才会知道世间学问的博大 ,自己的渺小,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面对学术,学者理想 的状态应该像傅璇琮等先生那样“学问既深,义气自平。”作者赞美这样的状态,亦追随前辈 的风范。

  基于这样 的认识 ,作者认为,做学术研究最重要的 是有学术品格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师长们严谨 的学术态度 、扎实 的文献基础、恢宏 的视野 、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坚强的毅力等不厌其烦介绍。介绍姜亮夫先生,写其临终前对学生 的“最后最高要求” ,令人感佩不已。记录叶嘉莹先生之论:“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真诚则 是追求真理 的重要途径 。做人做事要真诚 ,学习钻研要真诚。真诚 是做人 的重要标准 ,古代这样,今天也 是这样 。”彰显出叶先生修辞立诚的风范。而记叙罗宗强先生指导作者写作学年论文的详细经历 ,则让我们看到罗先生一丝不苟、严谨到近于苛刻的程度 的形象 ,而罗先生 的学术品格也呈现在我们眼前 。尤为令人感动 的是,作者专门为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与名声 ,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 的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主任汪蔚林先生作传,表彰其甘于奉献 、勤勤恳恳,以专业 的精神服务文学所 的学者的事迹 。在作者 的眼中,学术分工并无高下之别,敬业的精神都值得人尊重。

  其次,维护学术的尊严就要求学术研究本身不俗 。作者在《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中特意援引王国维的话 :“大抵学问常不悬目 的而自生目的,有大志者未必成功 ,而慢慢努力者反而有意外之收获。”作者阐释说:

  王国维先生就 是想告诉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真理因得以发扬。”

  又在《从师记》中引用钱穆 的话:

  我生平做学问 ,可说最不敢爱时髦或出风头 ,不敢仰慕追随时代潮流,只 是己性所近 ,从其所好而已……世局有变,时代亦在变 ,三年五年 ,十年八年 ,天地变 ,时髦 的亦就不时髦了 。所以不学时髦的人 ,可不求一时群众所谓的成功 ,但在他一己亦无所谓失败 。

  作者高度认可这些说法 ,并且身体力行 ,其学术研究 ,不务空言,言必有得 ,往往能够从文献 的细枝末节中发现历史的某些真相。而其对当下学子攻读博士学位的目 的,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 ,我们 的学生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益处。开卷有益 ,没有白费的工夫。重要的是要阅读,要有积累 ,不能有太强的功利目的。

  学术不仅不 是追求世俗利益的工具,甚至学术本身并不带有目 的 , 是无用之用。

  再次,维护学术 的尊严要求学术研究者能够做融通的学问 。钱穆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说 :“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学术如果格局太小,很容易造成盲人摸象的局限。只有将局部放到整体中考察 ,才能真正发现局部的特征与意义。作者接受众多名师的亲炙 ,提出学术不能流于琐碎饤饾,支离破碎 。其认为学术研究中 的文学研究应该遵循刘知几《史通》中提出 的才、学 、识三者并存的原则,并阐释说 :“才就 是艺术感受,学就是文献基础 ,而识则是理论素养 。”而当下有些研究 ,“仅就某一点而言 ,似乎有一得之见,但 是,倘若通盘考察 ,就不 是那么回事了”。(《好诗不过近人情》)这样 的研究 , 是不足为观的 。相反 ,作者赞同这样 的研究:“也许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可能 是一个很小的题目 ,但是在这课题的背后 ,你却感受到坚实厚重的学术支撑。”(《好诗不过近人情》)这些观点,正是师长们对作者耳提面命 的结果 。罗宗强先生教导说 :“工夫要扎实 ,但不要钻牛角尖……思想还 是开阔些好。”(《从师记》)姜亮夫先生在古籍整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说:“不要培养电线杆子式 的专家,而 是粗通中国文化 的学人 。”(《从师记》)在“最后最高要求”中提出:“培养自己‘普照’整个专业与中国全部文化史的能力”“不做支离破碎 的学问。”(《记忆中 的水木清华》)曹道衡先生起草的《先秦两汉文学博士生培养计划》提出:“应强调史料和作品本身 ,坚决反对空谈、人云亦云及发奇谈怪论 。”(《从师记》)作者就硕士论文求教于魏隐儒先生,得到 的答复是不赞成写空洞 的诗文评类的文章 。傅璇琮先生提出 :

  学术著作 ,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应该似一级一级 的楼梯,要扎实 ,便于扶着向上,使人能“更上一层楼”,以便“欲穷千里目”,而绝不能是用花纸包扎的虚阶,看起来颇能目迷五色 ,但一踏上,就会使人跌下,害人不浅 。(《斯人已逝,德音未远》)

  受到众前辈 的影响,作者也特别重视学术中研究资料的编纂,也多次介绍前辈学人在这方面的贡献 ,又现身说法 ,启人深思。

  学术之外 ,《从师记》这部书带给我 的感动 , 是作者与众师长之间 的情感 。毫无疑问 ,作者对书中所介绍的师长怀有深深的感激,在《引言》中 ,作者写道:

  在我过去四十多年的求学经历中,老师们的影响既广且深……我很景仰他们 ,也很感念他们,很希望有更多机会将这种感念之情表而彰之。

  将众多师长 的人格风范与学术成就记录下来本身就是情感 的表达 。而且,读者很容易发现,作者在很多篇章中都使用“感念”“感佩”这样 的字眼 ,看得出作者是一位很容易动情 的人 。他在昆明偶遇魏隐儒先生时 ,表现得“喜出望外”(《“小室无忧”》),对于王继权先生的帮助 ,作者心存感激 ,“小子何德何能,竟能得到王老师常年 的垂青 ,实属不易 。”(《来谕惓惓 ,亲如促叙》)然而,我们又很容易注意到,作者在表达情感时却并不热烈,而是点到即止 。

  同样的情况 ,也发生在众师长 的表现中。姜亮夫先生对清华大学及清华导师有深厚的感情,因为作者来自于清华,特意将其召至家中长谈 。姜亮夫先生深情回忆在清华 的学习与生活,言语中充满无限怀念与感激 ,“姜老经常感叹说自己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再也没有遇到清华这样的好学校了”(《记忆中的水木清华》) 。然而,姜亮夫先生直接 的抒情并不太多 ,谈得更多的还 是清华导师 的学术与对其教导 的经历 。

  我想,这大概就 是学者表达情感 的方式,深沉而内敛 。作者报考曹道衡先生 的博士 , 是通过傅璇琮先生介绍的。曹道衡先生在病榻前告诉作者 ,他无意中翻出了当年傅璇琮先生当年的推荐信,并说出院后找来送给作者作纪念 ,后因曹先生去世而未能如愿。这 是一件非常小 的事 ,但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曹先生与作者情感之细腻 ,以及对于师生、同道间情谊 的珍视 。作者与众师友的交往,因学术而结缘 ,其淡如水 ,而这也正是众师友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 。傅璇琮先生嘉惠学林 ,助人无数 ,在学界影响甚大,然而其八十岁大寿的庆祝场面冷清异常,因为傅先生事先约法三章,不允许大事铺张 ,这正 是本色学者 的处世之道 。

  作者笔下 的师长及作者自己 ,往往将对自己帮助与教导的母校 、师长 的感激当成自己宝贵的人生财富 ,将之作为一种精神传递给后人 。姜亮夫先生曾很庄重地对刘跃进先生等人说 :“清华导师也是你们 的祖师 ,要不辱使命 。”对学校的热爱、对老师的尊重与回报,最重要 的 ,不是口头的称颂,也不 是平日里 的嘘寒问暖 ,而是将学校与老师 的良好 的风气传承下来,发扬光大,影响一代代学子 ,斯文不坠 。有感于此 ,作者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明确的要求 :“如今 ,我也 是一名老师,也要像王老师那样 ,努力工作 ,培养学生,多出成果,这也许 是对王老师的最好回报 。”(《来谕惓惓 ,亲如促叙》)事实上,除此之外 ,作者还利用社科院文研所的平台及个人的影响力将年轻 的学者组织起来举办读书会等活动,指导年轻学者,促进学术的繁荣 。作者认为:“我现在依然持有这样的看法,一个年轻学者 ,能够得到前辈 的扶持,确实会影响一生 。”至于这本《从师记》,更 是将师长所授与自己的心得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学界 ,嘉惠学林,功莫大焉 。我想,作者是将自己对师长的感激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 ,变成了指导、提携后进的动力 。学术人 的温情 ,大概就 是通过这样 的方式一代一代传递着吧。

  作者在《记忆中的水木清华》中写道 :

  水有源 ,树有根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 ,要看他有谁指点 ;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

  《从师记》这部书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点 、陪伴我们这些后学在学术道路上前行 的无声导师,也是直观展现学术 的尊严与温情的舞台。我们感动于刘跃进先生勤勉好学 的精神 ,羡慕其受教于众多饱学之士,更感激其金针度人。薪火相传 ,此之谓欤 ?

  (作者系文学博士,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南通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

五五世纪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以可持续理念建设农业强国******

  作者:牛坤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要“立足人多地少 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 的历史底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 。这一重要论述与党 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相呼应 ,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农业领域 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 。它明确了中国特色 的农业强国 的内涵和具体路径 ,就是要汲取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从密集型和集约型向生态化和低碳化转变。

  中国农耕文明延续千年,具有高度 的可持续性。一百多年前 ,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创作了著名 的《四千年农夫》,阐释了东方农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精髓 。数千年来 ,中国 的农业在支撑高密度人口的同时 ,维持了高度的可持续性 ,地力没有受到破坏,源于几千年以来中国农民对于农业本质的深刻理解、把握和传承。

  在农业实践中,中国农民不断调整农作物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 ,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土资源来维持高强度的种植制度。探索了多种维持地力永续的方式,如自古以来就施行的豆科作物与其他作物轮作 ,将运河污泥 、燃料灰烬、人畜粪便最大限度还田的养分循环利用模式 ,利用梯田作业防治水土流失 ,三塘串联的模式保存降雨和土壤肥力等 。这些农业生产模式在维持农地最大产出 的同时 ,将对农耕资源 的保护发挥到了极致。

  照搬西方 的农业发展模式,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遭受挑战。受到20世纪下半叶在全球掀起 的农业绿色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加速了化学农业的进程。从1988年到1998年,中国化肥施用量在十年内连续上升了两个千万吨台阶,在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 ,也开启了农业种养分离 的过程。化肥、农药替代了人畜粪便,机械替代了役畜,农业养分循环 的闭环被打破 ,传承几千年 的可持续农业体系在短短三十年间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西方发展低强度 的农业系统不同 ,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注定了中国农业需要通过高强度 的作业方式,来支撑高密度的人口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实践告诉我们,一味照搬西方 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强调要立足“农耕文明 的历史底蕴”,“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赓续农耕文明” ,实则 是对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一次反思和重构,为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

  从以往 的发展“绿色农业”到今年提出的“生态低碳农业”,意味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 的进一步丰富。“绿色农业”的着力点在减污,而“生态农业”则意味着既要减少污染排放 ,还要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低碳则表示要减少与农业生产相关 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的气候韧性 。可见“生态低碳农业” 的提出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升级,也将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现代技术与传统农耕文明结合 ,重构可持续生态农业 。中国农耕文明体系是在长期的人口资源压力下 ,经过长达4000多年的演化逐渐成熟起来 的。传承农耕文明是摆脱对化学农药的路径依赖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根本途径。时至今日,中国农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在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农村非农化 、兼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很难再回到那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

  现代 的工程技术与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是农耕文明延续和传承的必然举措。一方面要继续探索和改进适应各地水土资源条件 的间作轮作 、生态复合种养以及种养循环 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 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借助数字农业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大力开发有机肥制备、土壤改良、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生物农药制造等新工艺 ,促进智能化控制系统与工程化设备的研发推广,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种养循环模式。

  增强政策间的协同性,促进农业发展的生态化和低碳化。减污 、降碳 、生态 、保供协同推进, 是未来农业政策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应继续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减施等绿色低碳相协同的政策和技术 的推广 ,加大对生态低碳 的生产模式以及关键技术 的研发力度 。促进植树造林、牧场管理和湿地恢复等基于自然的解决路径 的实施 。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 ,促进增产扩面工程与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 的协同,发展适度规模农业 ,在修建大型农田水利设施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水系、湿地等生态廊道的保护 。制定以生物多样性指标为补偿标准 的生态补偿计划 。在消费端 ,通过减少损耗和浪费 、促进食品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动农业系统 的减排固碳 。加大对气候适应型作物品种 、农业生产模式以及技术 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